| |
ChemicalBook >>五氯酚钠>>五氯酚钠(131-52-2)

五氯酚钠(131-52-2)

五氯酚钠(131-52-2)
化学品简介回目录
【中文名称】

五氯酚钠
【英文名称】

sodium pentachlorophenol
【中文同义词】

五氯酚钠
1,2,3,4,5-五氯酚钠
五氯苯酚钠
五氯苯酚钠盐
五氯酚钠(0308限出口)
【英文同义词】

pentachlorophenolsodium
Pentachlorophenolsodium
PENTACHLOROPHENOL SODIUM SALT
PENTACHLOROPHENOL SODIUM SALT HYDRATE
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
SODIUM PENTACHLOROPHENOL
SODIUM PENTACHLOROPHENOLATE
(pentachlorophenoxy)-sodiu
(pentachlorophenoxy)-sodiu
ai3-16418
caswellno.784
dowdormantfungicide
【CAS No.】

131-52-2
【分子式】

C6Cl5ONa
【分子量】

288.32
危险性概述回目录
【健康危害】

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。急性中毒主要因皮肤接触或误饮污染的水引起。症状有乏力、头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;严重者体温高达40℃以上,大汗淋漓、口渴、呼吸增快、心动过速、烦躁不安、肌肉强直性痉挛、血压下降、昏迷,可致死。皮肤接触可致接触性皮炎。国外资料报道长期接触者可有周围神经病。 
【燃爆危险】

本品可燃,有毒,具刺激性。
急救措施回目录
【皮肤接触】

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、头发、指甲等。就医。
【眼睛接触】

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【吸入】

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【食入】

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用清水或2%~5%碳酸氢钠溶液洗胃。就医。
消防措施回目录
【危险特性】

受高热分解,放出腐蚀性、刺激性的烟雾。
【有害燃烧产物】

氧化钠、氯化氢。
【灭火方法】

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、穿全身消防服,在上风向灭火。灭火剂:雾状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
【应急处理】

隔离泄漏污染区,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(全面罩),穿防毒服。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、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,转移至安全场所。若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
【操作注意事项】

严加密闭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,戴橡胶手套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。避免产生粉尘。避免与氧化剂、酸类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【储存注意事项】
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避光保存。库温不超过30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0%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酸类、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
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回目录
【中国MAC(mg/m3)】

0.3
【前苏联MAC(mg/m3)】

0.1
【工程控制】

严加密闭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。
【呼吸系统防护】

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,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。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。
【眼睛防护】

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【身体防护】

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。
【手防护】

戴橡胶手套。
【其他防护】

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。工作完毕,淋浴更衣。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。 
理化特性回目录
【外观与性状】

工业品呈淡黄色鳞片状晶体, 有臭味。
【熔点(℃)】

190-191
【溶解性】

易溶于水,易溶于醇、丙酮,不溶于苯。
【主要用途】

可用作落叶树休眠期喷射剂, 以防治褐腐病, 也用作除草或杀虫剂, 并用于有机合成。
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回目录
【避免接触的条件】

光照可分解。
【禁配物】

强酸、强氧化剂。
毒理学资料回目录
【急性毒性】

LD50:210 mg/kg(大鼠经口);100 mg/kg(兔经皮) LC50:152 mg/m3(大鼠吸入);229 mg/m3(小鼠吸入)
废弃处置回目录
【废弃处置方法】

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。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,确定处置方法。
运输信息回目录
【危险货物编号】

61876 
【UN编号】

2567
【包装方法】

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;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、塑料编织袋、乳胶布袋;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(聚丙烯三合一袋、聚乙烯三合一袋、聚丙烯二合一袋、聚乙烯二合一袋);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;螺纹口玻璃瓶、塑料瓶、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;塑料瓶、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(内或外套以塑料袋)外瓦楞纸箱。
【运输注意事项】

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、密封,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坠落、不损坏。严禁与酸类、氧化剂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。运输途中应防曝晒、雨淋,防高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