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首页

丙酮氰醇

丙酮氰醇
丙酮氰醇 基本信息
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 丙酮氰醇价格(试剂级) 上下游产品信息
中文名称:丙酮氰醇
中文同义词:2-羟基异丁腈;氰丙醇;丙酮氰醇;2-甲基-2-羟基丙腈;2-甲基乳腈;2-羟基-2-甲基丙腈;α-羟基异丁腈;丙酮合氰化氢
英文名称:Acetone cyanohydrin
英文同义词:2-HYDROXYISOBUTYRONITRILE;2-HYDROXY-2-METHYLPROPIONITRILE;2-METHYL-LACTONITRILE;ALPHA-HYDROXYISOBUTYRONITRILE;AKOS BBS-00004270;A-HYDROXYISOBUTYRONITRILE;ACETONE CYANOHYDRIN;2-Cyano-2-hydroxypropane
CAS号:75-86-5
分子式:C4H7NO
分子量:85.1
EINECS号:200-909-4
相关类别:有机砌块
丙酮氰醇 性质
熔点 −19 °C(lit.)
沸点 82 °C23 mm Hg(lit.)
密度 0.932 g/mL at 25 °C(lit.)
蒸气压0.3 psi ( 20 °C)
折射率 n20/D 1.399(lit.)
闪点 147 °F
水溶解性 miscible
Merck 13,68
NIST化学物质信息Propanenitrile, 2-hydroxy-2-methyl-(75-86-5)
EPA化学物质信息Propanenitrile, 2-hydroxy-2-methyl-(75-86-5)
丙酮氰醇 用途与合成方法
化学性质 无色至淡黄色液体。 易溶于水和常用有机溶剂,但不溶于石油醚和二硫化碳。
用途 用于制甲基丙烯酸甲酯、偶氮二异丁腈等,还用于制杀虫剂
用途 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,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、2-甲基异丁酸乙酯、偶氮二异丁腈、杀虫剂以及金属分离提炼剂。
用途 用于有机合成、农药制备
生产方法 氰化钠与浓硫酸的作用发生氢氰酸,氢氰酸经精馏提纯后与丙酮反应生成丙酮氰醇:原料氢氰酸也可以利用丙烯腈的副产物。实验室合成或试剂生产与上述工艺路线相同,操作方法如下:在5L三口烧瓶中,加入由500g(9.7mol)粉状的氰化钠和1.2L水配成的溶液及900ml(713g,12.3mol)丙酮。把烧瓶置于冰浴中激烈搅拌。当温度降到15℃时慢慢加入2.1L(8.5mol)40%硫酸,在3h内加完并保持10-20℃。加完酸后继续搅拌15min。静置让盐沉淀下来。将生成的丙酮氰醇用倾析法倒出,使其与水层分离。滤出水层的硫酸氰钠,并用丙酮洗涤。合并滤液和洗液,并用乙醚提取。将提取液与原先分出的丙酮氰醇合并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。在水浴上蒸去乙醚和丙酮。残余物减压蒸馏,在2.0-2.67kPa下,由集78-82℃馏分。得产品640-650g,产率77-78%。产品规格:作为有机玻璃生产的中间体,是棕黄色液体,含量≥93%。原料消耗定额:氰化纳(> 93%)557kg/t、丙酮(98%)650kg/t、硫酸(93%)704kg/t。
类别有毒物品
毒性分级剧毒
急性毒性口服-大鼠 LD50: 19.3 毫克/公斤;腹腔-小鼠 LD50: 1 毫克/公斤
可燃性危险特性明火可燃;受热分解; 燃烧释放有毒氮氧化物烟雾
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; 与氧化剂、酸类、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
灭火剂干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禁用酸碱灭火剂。
职业标准STEL 0.9 毫克/立方米
安全信息
危险品标志 T+,N
危险类别码 26/27/28-50-50/53
安全说明 27-45-60-61-7/9
危险品运输编号 UN 1541 6.1/PG 1
WGK Germany 3
RTECS号OD9275000
HazardClass 6.1(a)
PackingGroup I
海关编码 29269095
毒害物质数据75-86-5(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)
丙酮氰醇 价格(试剂级)
更新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CAS编号包装价格
2015/12/3080000527丙酮氰醇(剧毒)75-86-5250ml720元
"丙酮氰醇" 相关产品信息
禁运 乳腈 2-氯-4-乙胺基-6-丙酮氰醇基-1,3,5-三嗪 丙酮酸脱羧酶 2-(4-氯苯基)-2-甲基丙甲腈 亞麻苷 (±)-A-甲氧基-A-(三氟甲基)苯乙腈,98% 中文名称暂缺 1苄基-4-氰基-4-羟基哌啶 1,1,1-三氟代丙酮氰醇 环己酮氰醇 丙酮氰醇 偶氮二异丁腈 偶氮氯磷 LEDA HPLC丙酮 过氧化氢异丙苯 异丁腈 2-羟基吡啶